在曲阜市书院街道邱寻村的一间活动室里,四十多位村民围坐一堂,手中钩针翻飞,彩线穿梭。她们中有留守妇女,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有返乡就业的年轻人。这是曲阜市妇联“致富领头雁”非遗钩织技艺培训进乡村的生动一幕,也是曲阜以党建引领推动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党建引领,非遗“种子”落地乡村
近年来,曲阜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书院街道妇联主动对接曲阜市妇联“致富领头雁”项目资源,联合街道组织办、综治办,依托覆盖全面的网格化治理体系,精准摸排村民尤其是妇女群体的技能需求和就业意愿。

“我们发现,很多村民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门实用技术,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书院街道妇联主席许悦然介绍。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兼具文化底蕴与市场潜力的非遗钩织技艺,成为这次精准帮扶的首选。
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微信群发布通知等方式,培训信息迅速传递到户。村民报名踊跃,最终40余人成为首批学员。
传承人亲授,指尖技艺点燃致富希望
培训特邀钩针编织非遗传承人周红老师现场授课。课堂上,她从最基础的钩针型号、线材特性讲起,耐心解答村民们的每一个疑问。“真没想到,一根钩针、一团线,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一位村民边用手机拍照边感慨。

实操环节,周红老师从持针手法到线的松紧控制,从最基础的短针、长针起手,不厌其烦地示范、纠正。村民贾大姐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钩织出一段平整的花纹,她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作品:“原来是有窍门的!掌握了方法,感觉也没那么难了,很有成就感!”
“造血”赋能,织就乡村振兴新路径
“钩织产品市场需求广泛,从家居软装到文创礼品,再到时尚服饰配件,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周红老师表示,学员们完成基础学习后,可以承接订单,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居家生产,实现“看家挣钱两不误”。曲阜市妇联也正积极探索后续路径,计划联系相关企业、电商平台,帮助学员们对接市场,让这些精美的钩织作品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

曲阜市妇联副主席闵静表示,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内生动力。以非遗技艺培训为切入点,曲阜正努力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支撑”。下一步,曲阜市妇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推广“邱寻村经验”,围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等领域,开展更多元、更精准的技能培训,培育更多身怀技艺、勇于开拓的“致富领头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和文化动能。
来源:曲阜头条
(刘颖 许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