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浏览 | 评论 2023年11月08日 来源:曲阜市收藏家协会

尼山之宝——刘宝尼山砚艺术

图片

图片

刘宝,字文玉,号鲁源山人,孔子出生地——曲阜市尼山镇人氏。现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协会会员、曲阜市尼山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曲阜市收藏家协会会员。

“尼山之石,刳而为砚,纹理精腻,亦佳品也。”尼山砚自唐、宋以来便享有盛名。刘宝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对尼山砚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其尼山砚作品融入儒家文化内涵,依形制砚,不重刻痕,有天然古朴之意趣,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家所喜爱,多次参加各级非遗展示活动并获奖。2022年5月参加惠享山东济宁分会场非遗展示活动,参展尼山砚作品受到济宁市市委书记林红玉,市长于永生的好评,并接受山东电视台新闻和卫视频道专访;2022年7月参加“好客山东”全国文化旅游商品评选活动获优秀奖;其作品先后被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济南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图片


图片

尼山石砚的制砚工艺非常讲究,主要步骤有采石、选料、设计(相石)、雕刻、打磨、刻铭、配盒、养护等。仅是其中的“相石”就很考验手艺人的眼力,相石要根据砚坯的形状、花纹等设计砚形,选定题材、立意、构图和造型。刘宝的足迹踏遍了尼山的山山水水,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底。每当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尼山砚石,都如获至宝。回到工作室端详着砚石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揣摩、构思……,每雕刻一件作品前,刘宝都会思考许久,怎样设计更和谐?怎样下刀更完美?融入什么元素才会更具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无止境!《鲁砚》《鲁砚谱》《说砚》等床头的砚文化书籍被刘宝翻来覆去读了不知多少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宝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到全国各地拜访琢砚大师,带上自己的尼山砚作品向大师学习请教。每到一地必去的地方便是当地的博物馆,观察历代砚台藏品,观看古代书画和艺术品及中国传统纹样,汲取创作营养,寻找砚雕艺术的创作灵感。电脑里保存了在全国各地拍摄的各种形制的砚台图片和资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刻苦钻研、虛心求学,刘宝在尼山砚雕刻风格上形成了以儒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的个人艺术特色,从一个尼山娃成长为一名尼山砚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曲阜市收藏家协会 

消息